甲氧沙林搽剂 https://m.39.net/pf/a_4341463.html当我们从一排排饮料货架走过,光鲜亮丽的包装占据我们的目光。
随手取下一瓶,我们对着瓶身标签细细端详,配料表、营养成分表、保质期等信息陈列其上,它们关乎安全与健康。
▲图片来自:Unsplash
等到瓶子一整个投入垃圾箱后,为了收集到更多纯净的瓶身碎片,曾经一体的瓶盖、标签和瓶身又要在回收工厂「天各一方」。
如果所有饮料都褪去包装呢?
当可口可乐、冰红茶、矿泉水和我们「赤诚相见」,这会否对地球和我们都更好?
可口可乐、雀巢、康师傅都「裸奔」了
什么是「无标签饮料」?
顾名思义,瓶身不再张贴带有品牌logo和产品信息的标签,这些信息主要出现在外纸箱等二级包装上。
饮料瓶身往往是由可回收的PET制成,但标签很少是,瓶盖的材质也不相同,因此在回收过程中需要人工或机器分拣瓶身、瓶盖和标签。
▲PET瓶回收过程.图片来自:Coca-Cola
去掉PET瓶的标签,既能在生产过程减少对塑料的使用,又让回收材料更加单一,减少回收工序。
这很重要,因为PET是回收率最高的塑料之一,每一个PET瓶都拥有漫长的生命周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制造和回收高质量的可回收PET瓶,是各饮料品牌环保之路的一处关隘。
无标签饮料在国内还是新兴事物,「第一个吃螃蟹」的品牌是康师傅。
2月初,它的两款招牌产品——冰红茶和无糖冰红茶——上新了无标签PET瓶版本,在官方饮品旗舰店按箱销售,券后价格和常规版相近。
瓶身上只通过激光打印标注了产品名、生产日期,并强调「不单瓶销售」。
▲图片来自:小食代
差不多同一时候,雀巢在日本推出了无标签PET瓶咖啡,以每箱12瓶的形式销售,成分名称等标识被印制在箱体。
▲图片来自:nissyoku
以上不过新闻两则,无标签饮料在日韩市场并不少见,法国、泰国、香港地区也有一些。
日本的饮用水品牌ILOHAS,法国的矿泉水品牌依云,韩国的碳酸饮料品牌Seagram’s、饮用水品牌江原平昌水、运动饮料品牌Toreta都曾推出无标签包装。
▲ILOHAS、依云、Toreta.
依云全球品牌副总裁ShwetaHarit认为,无标签是「剥离到最真实的形式,瓶子就像里面的水一样纯净」,但也有品牌觉得,无标签不等于只是将标签取下,「似有还无」才是更高境界。
泰国矿泉水品牌C2的无标签PET瓶,瓶盖附有条形码,产品信息压印于瓶身,与森林中的鹿、雪地中行走的北极熊、天空中飞翔的鸟遥遥相望。
▲C2.图片来自:worldbranddesign
可口可乐同样意识到,「裸奔」不仅关乎环保,还要和设计较劲,好在伏笔早已埋下。
年11月,可口可乐在韩国推出名为「Coca-ColaContourLabelFree」的无标签PET瓶,分为经典可口可乐和无糖可口可乐,以24瓶X毫升的形式在线成箱销售。
▲Coca-ColaContourLabelFree.
「Contour瓶」这一设计源于年,灵感来自可可果。在当时,它将可口可乐和一众笔直形状的瓶子区分开来,「就算是在黑暗的地方触摸,也能知道是可口可乐」;多年后,Contour瓶再次避免可口可乐「泯然众人」。
这场无标签热潮并非一时兴起,行业、政府、消费者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
日本在年修改了法规,允许所有承装饮料和特定食品调味品的PET容器省略标签,但必须有外部包装(如瓦楞纸箱),且将回收识别标记直接刻在瓶上。
▲《凪的新生活》剧照.图片来自:豆瓣
韩国环境部规定各小区从年12月25日开始逐步实施透明PET瓶分拣,到年安装4种以上塑料分拣桶,倒逼消费者购买更易分拣的无标签包装。
只是在更广的维度,无标签饮料的声量依然微弱,销售渠道就是限制它的一道「命门」。
以我国为例,冰红茶、可口可乐这类瓶装饮料属于预包装食品,《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九大类事项。
所以,在国内,无标签饮料尚不能用于普通商超、便利店等零售渠道,康师傅目前只在电商渠道试水。
▲韩国无标签饮料出现在商超.图片来自:adsalecprj
国外法规不一,但或多或少也有限制,依云主推的是法国、新加坡等地的酒店、餐馆、接待场合,矿泉水品牌Samdasoo则计划推出仅送货上门的无标签系列。
我们很少在国内看到无标签饮料,产品也有待市场检验。
但当知名品牌带头将第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我们可以更快看到它的涟漪去向哪里。
从标签下手,反过度包装
占据瓶身一隅的标签,给了品牌将环保事业撬起的支点。
放眼望去,或为了减少塑料使用,或为了更好回收,许多环保行动同样在标签上做文章。
有的品牌选择「减小标签」,标签仍能发挥作用,但又被去除了不必要的部分。
▲标签不宜过大.图片来自:AustralianCouncilofRecycling
年有报道称,雀巢在北美水域的瓶装标签尺寸减少了35%,每年节省近3万公吨塑料和公吨纸张。
年4月,三得利在日本上线限定版绿茶包装,覆盖瓶身的瓶签被换成了瓶肩部的小标签,原有标签位置被招财猫和达摩占据,通透而清新的茶色尽收眼底。这款瓶装绿茶的销量同期增长了50%。
▲三得利旗下的伊右卫门.图片来自:JPDA
有的品牌设法采用更可回收的标签材质。
PVC是饮料标签的常用材料,但它和PET瓶在材料密度上很接近,回收时不易通过简便的浮选方式分开,焚烧还会产生酸性物质和有毒气体。
因此,元气森林从没用过一张PVC标签,它选用OPS收缩膜等材料替代PVC,OPS收缩膜的密度比PET要小,可以回收再利用,焚烧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
或者,当标签材质和大小都如往常,寥寥几笔同样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图片来自:界面新闻
年9月,可口可乐开始在瓶身标签上提示「回收我」这三个字,用直白的设计和消费者对话,让回收成为下意识的念头。可口可乐中国工作人员告诉爱范儿:
饮料瓶包装是与消费者进行最直接沟通的媒介,可口可乐公司也希望通过可口可乐包装这一每日触达亿万消费者的媒介,生动传达可持续发展号召。
还有别出心裁的巴西可口可乐公司,在年率先开发「通用瓶」,为多个核心品牌使用相同的包装。唯一的区别在于标签,且是%可回收的纸质瓶标。
当地市民可在喝完饮料后将瓶子归还到店铺并换取奖励,而通用瓶们又将在清洁和重新灌装后踏上新的旅途,上一次承载可乐,这一次可能装满芬达。
通用瓶在被回收再造前,平均会被重复使用25次;年,这个项目在巴西帮助可口可乐公司减少了18亿个瓶子的生产。
以上种种围绕标签的巧思,直接或间接地实现了包装减量。
标签直指产品设计,对标签的改动,符合了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循环经济三原则」之一:
从设计之初避免废弃物和污染。
不仅是饮料行业该有「无标签行动」,各种包装都需要从设计入手,实现源头减量。
不知你是否经历,每逢佳节被月饼盒统治的恐惧;在拆快递时,塑料薄膜、填充料和透明胶带无处安身;化妆品盒内,多为填充物、海绵或硬纸隔断;打开外卖,大袋套小袋,大盒装小盒,有时甚至还能收到一个砂锅。
▲两颗纽扣电池是真正的商品.图片来自:reddit/iPattyR6
▲一份简单沙拉包含这么多塑料.图片来自:reddit/Suomi
消费行为具有社会性,在产品的价格、质量、功能之外,我们或多或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