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茶友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同样的茶,在专门的茶室或者茶叶店喝到的滋味,似乎总是和自己在家泡的不一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卖家秀和买家秀的鸿沟。如何架上一座桥,天堑变通途,且看下文分解:
《1》纯净水or自来水
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录》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道出了泡茶用水对于茶汤口味至关重要的影响。
虽然“泉水为上”,但不易得,成本也高,日常泡茶,茶室或茶叶店一般使用的都是利于释放茶香茶味的纯净水。
在家泡茶,一些茶友可能用的是自来水,由于水源地不同,水质不同,又经过水厂消毒处理,水质偏硬,导致泡出来的茶汤品质明显下降。
小编深有感触。
某个周末的晚上,疏影摇窗、风清月朗,顿觉如此美境,唯缺茶香啊!好容易选定了一款许久没喝的滇红工夫茶,扭头一看,纯净水桶见了底。着急喝茶,也顾不得了,果断去装了半壶自来水。
待水沸、稍晾降温后,冲泡出汤...但见色暗香闷,略似“酱汤”,入口汤感粗粝,全然没有了昔日的明艳、香郁。不甘心的又冲了两道,实在是难以咽,只好草草撤席。
折了一泡好茶,也得了一个宝贵的教训:泡茶的水,还是得“讲究”点。
《2》水“沸”及水温
陆羽《茶经》中曾有描写:“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不同的茶,适用的泡茶水温也不同。
比如芽叶细嫩的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名优绿茶,为了观赏性及口感的最佳表现,一般在85℃左右,太高则鲜爽气全无。
而同样的水温,若用在需高温冲泡的凤凰单丛茶上,恐怕要无香无味,寡淡至极了。
如何判断水温,以下可作参考:
沸水:烧开沸腾的水,注意需待水恢复平静了再用于泡茶。
90-95℃:水沸腾后,稍等片刻。手指离烧水壶壁1cm的距离,能感觉明显的热烫。
80-85℃:水沸腾后,稍待冷却,手指稍微触碰到烧水壶壁能持续2-3秒感到烫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水的温度无论高低,都是必须达到沸点的开水,比如“85℃的水”就是指稍微冷却后的沸水。
《3》投茶量是否合适
关于投茶量,有一个相对通用的比值,即茶水比约为1:50。
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茶品加以调整。此外,还要兼顾饮茶习惯、口感浓淡等。
建议茶友们在家也可以备一个称茶器(某宝有售),小小一只,科学精准。
如果实在没有称量器的情况下,推荐尝试一个简单控制投茶量的方法——体积投茶法。
步骤:准备一个约ml左右的盖碗。
针对不同的茶类,具体茶量如下:
绿茶、黄茶:投茶量刚好覆盖满盖碗底部。
红茶:投茶量与绿茶相似,也是将盖碗底部覆盖满,不过可以比绿茶稍微多一些。
其中,大叶种红茶如滇红等,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投茶量要比小叶种(如祁红等)更多一些,而红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并不太注重耐泡度,所以投茶量可减半。
乌龙茶:根据外形,大致可分为条形乌龙和球形乌龙。条形乌龙的投茶量差不多占到盖碗容量的1/5---1/3,球形乌龙则覆盖过底部就可以了。
白茶:散茶普遍较蓬松,投茶量约占盖碗容量的3/4--1/2;白茶饼约占盖碗容量的1/5。
普洱茶、紧压茶: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紧压茶密度较大,可适当微调。
《4》茶与器的搭配
自古以来,人们讲究饮茶之道的重要表现之一,就在于注重茶具本身的艺术。
同样一款茶,用白瓷盖碗和用紫砂壶冲泡出来的滋味,自然也会有所区别。
瓷质茶具表面光洁致密,传热快,不吸味,能把茶的香高味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特别适合用来冲泡风格清扬的茶,如名优绿茶、花香型红茶、清香型的乌龙茶等。
陶质茶具土质沙粒感强,烧结温度低,由于表面气孔多、胎质较厚,容易吸水吸味;同时因为密度小,所以传热慢,保温效果好。茶汤在陶器内壁的气孔中进进出出,与陶土中的一些矿物元素发生反应,茶的醇厚韵味和变化会更加凸显。因此适合冲泡一些风格厚重的茶,如普洱、蜜香型红茶、醇厚型乌龙茶等。
紫砂器具又与普通的陶器不一样,由于优质的紫砂土和独特的双气孔结构,吸水性强,透气性佳,对茶汤有极好的“润色”,适用性也更为广泛。冲泡普洱茶、老白茶、乌龙茶等,都有特别好的表现。
玻璃茶具最无可替代的特点就是观赏性很强。透明的材质利于更好的欣赏茶汤的颜色、茶叶的形态。特别适合冲泡绿茶、花草茶。
以上是根据茶具材质的特性对茶叶的影响总结得来的,并非是固定的搭配,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器具。
《5》冲泡技巧加持
我们会发现,即使泡茶的动作相似度99%,泡出来的茶味也不同。因为,除了选水、配具和熟悉泡茶的基本要领之外,老茶客或茶店小妹往往还掌握了一些冲泡小技巧。
比如“温润泡”,比如选择“旋转注水”或是“定点注水”,比如适当“坐杯”等。
泡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熟练的泡茶者会根据茶汤的滋味口感及时调整下一道的冲泡方式,比如减少注水量、出汤时间。
《6》更多意境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就问你美不美!
天气、环境、心情、一起喝茶的人......都在偷偷的影响着一杯茶的滋味。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爱茶人的终极必修课,可总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么容易。
从“卖家秀”到“买家秀”的晋级之路上,无它,唯多学习、多练习,熟能生巧即可。